蓝鸟 发表于 2021-12-15 14:09:34

漫威,危矣

  漫威又惹麻烦了。
  11月5日,漫威第四阶段,今年第3部漫威电影《永恒族》上映。
  片中设计了这样一段情节。
  一位负责向人类传授科学的神,在看到原子弹在广岛爆炸后,心怀懊悔,为被炸死的民众痛哭流涕。
  这情节让《永恒族》陷入巨大的政治立场风暴。




  中国内地,漫威处境更艰难。
  ——连被骂的机会都没有。
  今年以来,从《黑寡妇》到《尚气》再到《永恒族》,漫威作品在国内无一上映。
  相映成趣的是,MCU之前的23部电影国内无一没上。
  "破零"的希望寄托于今年漫威的压轴之作《蜘蛛侠:英雄无归》。
  但讲真。
  希望渺茫。
  漫威影业官方微博迄今最新一条微博是三个多月前,8月19日,发布的《永恒族》新款海报。
  它的微博封面,还是已上映五个月的《黑寡妇》,上面写着,"即将全球献映",红得无法忽视。


  中国有句老话,叫"十年磨一剑",这才多少年,"漫威"这把剑就劈不动了。
  漫威怎么了?
  漫威过气了?
  答案或许还在路上,但再爱漫威的人也得承认,一切,到了最危险的时候。
  P.S. 全文"漫威"特指电影,不含漫威剧集。
  01
  境遇最怕对比。
  今日之冷清,较三年前怎一个唏嘘。
  2018年4月19日,中国,《复联3》上映前夕,暨主演小唐尼生日&漫威十年盛典,片方借机在上海迪士尼办了一场见面会。
  全国粉丝应邀而至。
  比春运还春运。
  有人连续排队超过20小时,为此穿上纸尿裤。



  到了"收官"的《复联4》,更一票难求。
  一些影院的票价被炒到几百,甚至上千元一张。


  从2008年到2019年,一个轮回。
  23部漫威电影,全球席卷225亿美元。
  中国是漫威除美国外最大的票仓。
  这23部电影总票房超过200亿人民币,仅2019年一年就进账67亿。
  B站漫威混剪区,随便打开一条视频,看到的都是这样顶礼膜拜的弹幕:
  我爱你不止三千遍
  我今天就要坐在这里等复联4
  此生无悔入漫威

  但谁能想到。
  这一切辉煌,竟始于一部被嫌弃多年的电影。
  《钢铁侠》。
  在钢铁侠成为《钢铁侠》之前,他只是nobody。
  早在1990年,环球就买下了钢铁侠的电影改编权。
  想走B级片路线。
  计划一直搁浅。
  1996年,环球把改编权卖给福克斯;
  折腾良久,福克斯也搞不定,制片总裁汤姆·罗斯曼决定转手给新线影业(代表作《指环王》三部曲)。
  这期间,我们熟悉的昆汀·塔伦蒂诺曾与片方聊过担任编剧、导演,福克斯也先后接洽了尼古拉斯·凯奇和汤姆·克鲁斯出演钢铁侠。
  但一切无疾而终。
  一个重要原因是:
  这一波又一波觊觎钢铁侠的电影人,对他知之甚少,更谈不上爱。
  辗转15年,直至2005年,钢铁侠版权才终于回到漫威手里。
  事实证明,这的确是块硬骨头。
  为了重写剧本,制片人约谈了30余位编剧,然后被拒30余次。原因无他,这是一个太像人的超级英雄,不好写,而且又是"半路出家"的漫威独立制片……
  2006年,乔恩·费儒受聘成为《钢铁侠》导演。
  他很清楚,这是一场豪赌。
  "一旦《钢铁侠》失败,漫威将会出售自己全部的英雄,那漫威将真的要成为历史。"
  好在,他押对两个伟大的筹码。
  一,他把钢铁侠被恐怖组织绑架的故事背景,从越南战争(1955年-1975年)改到阿富汗战争(2001年-2021年)。
  他要服务的是当下的观众,他无意制作一部过时的电影。
  二,他力推小罗伯特·唐尼出演钢铁侠。
  费儒认为唐尼跟钢铁侠性情相似,人生轨迹也隐隐重合。
  年少成名,风流倜傥,生来自带令人迷醉的毁灭气息。

  漫威本不愿意选择这位深陷吸毒丑闻的过气男星,但看了试镜样片后,还是决定启用他。
  一部分是他够便宜,片酬才50万美元,要知道配角泰伦斯·霍华德都有450万。

  △ 左一为泰伦斯·霍华德
  女主在被瑞秋·麦克亚当斯拒绝后,花落格温妮斯·帕特洛。
  "小辣椒"接的理由是离家近,15分钟车程, 收工后方便接娃。
  发现没,没几个人觉得这片能成。
  但就像周润发遇到小马哥,章子怡遇到宫二,一度被视为"毒药"的唐尼触底反弹。
  "漫威只想找到个人演钢铁侠,没想到找到一个真的钢铁侠。"
  还记得这部电影最后那句台词吗?
  我就是钢铁侠
  I am Iron Man

  来自唐尼的即兴发挥,编剧原本没打算让他第一部就自爆身份。
  但小唐尼擅自做主,"破罐破摔"。
  凭借这短短几个发音,"钢铁侠"正式登入超级英雄神殿。
  好在哪?
  叙事上,它四两拨千斤地打破《蝙蝠侠》《蜘蛛侠》等超英片,主角要活在面具下的常规套路。
  气氛上,它把全片引向了最高潮。
  商业上,又为续集留下无限遐想。
  最后,你看他的眼神,从上到下,从迟疑到笃定,精准传递出托尼·斯塔克由内而外的自信、臭屁、孤傲。
  钢铁侠不会念别人写好的剧本,钢铁侠不想走别人安排的道路。
  此时此刻,小罗伯特·唐尼、托尼·斯塔克、钢铁侠天衣无缝地合三为一。

  《钢铁侠》之前的漫威,是一度濒临破产的漫画公司。
  1996年,不得已把蜘蛛侠、X战警、神奇四侠、毒液等漫画角色的影视改编权抛售给福克斯、索尼、环球、派拉蒙等电影巨头。
  鉴于《X战警》《蜘蛛侠》等系列票房丰收,漫威决心自己做电影。
  2008年,《钢铁侠》破釜沉舟。
  好在,内地成绩可圈可点。
  票房9200万人民币,当年票房榜排13。
  于全球,《钢铁侠》更斩获5.9亿美元,远超制片成本1.4亿。
  这声嘹亮的初啼,成功吸引了漫威此生最大的"贵人",迪士尼。
  02
  按照迪士尼前CEO罗伯特·艾格自传《一生的旅程》透露:早在上一任CEO迈克尔·艾斯纳时期,就有收购漫威的想法。
  "这是一座拥有数千个IP的沉睡的金山"。
  可提议很快被否决。
  迪士尼是最最传统的合家欢守护者,而漫威(动漫)不乏黑暗、冷血。


  △ 漫威漫画中:蜘蛛侠吃掉自己的家人,哨兵手撕阿瑞斯
  彼此气质不太对付。
  但。
  刚刚收购了皮克斯的罗伯特·艾格坚信IP的力量。
  当时,市场普遍看淡,连独立董事乔布斯都不看好。
  ——罗伯特带了一本漫威角色全介绍的书,向他解释这个全新的世界观。乔老爷只看了十秒就把书推了,"这对你很重要吗?你真的想要它吗?它会是第二个皮克斯吗?"
  成功凭经验,划时代的成功靠直觉。
  2009年12月31日,迪士尼以约皮克斯(74亿美金)价格一半多的42.4亿美金,正式收购漫威,收购当天,迪士尼股价应声下跌3%。
  舆论一片哀嚎:"漫威优势不在,迪士尼从此失贞!迪士尼砸下40亿美元却连《蜘蛛侠》都没买到"。
  后来的故事我们都知道了。
  这成为迪士尼有史以来最划算的买卖。
  很难讲是漫威成就了迪士尼,还是迪士尼成就了漫威。
  非要较真。
  Sir以为,军功章的一大半,归于迪士尼。
  迪士尼强大的制作和发行,深刻地改变了好莱坞漫改片的思路。
  漫威之前,漫改片是个巨坑。
  烂片密密麻麻。
  偶有《黑暗骑士》这样的神作,更多依赖神人神力(诺兰)。
  迪士尼接手后最大的变革在于,它让漫改片成为了标致的流水线的产品(不是贬义)。
  从他选导演的思路就可见一斑。
  比起才华与创意,他更看重团队意识更强,执行效率更高,具备大局观的(电视剧)导演。
  乔斯·韦登(《复联1》导演),被誉为电视界的乔治·卢卡斯,能编能导,曾经拍过被众多观众奉为神作的科幻剧《萤火虫》。
  阿兰·泰勒(《雷神2》导演),美剧圈大神,履历惊人,手下作品包括《广告狂人》《黑道家族》《大西洋帝国》《权力的游戏》。
  罗素兄弟(《美队2、3》《复联3、4》导演),代表作《发展受阻》《废柴联盟》。



  "听话"的电视导演可能会损失出彩的作者元素。
  但换来的,却是稳定的出品与统一的风格。
  纵观23部漫威电影,不乏惊艳如《银河护卫队》《美国队长2》等异色,但绝大多数,就是中规中矩的水准之作(大约豆瓣7分水平)。
  某种程度,老马丁对漫威的批评是对的——这配叫电影?这特么不就是主题乐园?

  △ 著名导演马丁·斯科塞斯曾坦言漫威电影更像主题乐园,他看不下去
  那Sir问诸君:主题乐园最吸引你的是什么?
  嗨。爽。刺激。纯粹。欢乐。
  很多人忘了,与《钢铁侠》同期上映的,还有一部叫《无敌浩克》的超英片。
  但比起《钢铁侠》,《无敌浩克》可谓大败,投资比《钢铁侠》高,票房却连它的一半都不到。
  失败原因说来话长。
  Sir就说一个细节。
  片尾高潮戏,班纳博士从高空坠落,变身过程,《无敌浩克》是以悲壮的正剧处理。
  跳之前,浩克与女友深情吻别。


  无独有偶,《雷神3》也有类似桥段。
  阿斯加德,班纳博士又跳飞机。
  这次可没人吻。
  坠落姿势还是酱紫——


  这判若两人的选择,到位地还原出迪士尼对漫威气质如何才能走入主流市场的毒辣眼光。
  要知道,论漫画,漫威可是比DC还要暗黑。

  但毕竟。
  主题乐园,娱乐至上。
  03
  当然。
  把迪士尼当作"搞笑up主"就太侮辱人了。
  漫威宇宙,是今天我们提起漫威绕不过的一大创举。
  宇宙看上去可能混乱无序,但制造宇宙的上帝,绝对有一张写满什么时候干什么的日程表。
  不像一般系列电影,至多规划三部,或者卖座拍续集,续集卖座再拍续集,拍到烂才罢手。
  "从一开始,漫威当家人凯文·费奇所规划的蓝图就一直延伸到十年之后,并将多部电影中的角色命运交织在一起"。
  还记得Sir在前文里提过的那位福克斯总裁吗?
  他折腾了几年剧本才搞明白钢铁侠是谁。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如今的漫威当家人凯文·费奇,堪称一本行走的漫威百科全书,从第一次从事制片工作开始,他参与的所有影视剧项目,都跟漫威有关。

  △ 图源:维基百科
  他远瞻性地画出了MCU蓝图。
  先大批量地拍摄了各个超级英雄的单体电影,紧接着又让它们联动起来,组成一个宏大的电影宇宙,且被统摄在一个虚构出来的完整的世界观逻辑之下。
  这是漫改片划时代的革命。
  之前DC也拍超英片,但都没有漫威级别的影响力,核心原因之一就在于他们的超级英雄都是单打独斗,无法组成独属于DC的电影宇宙。
  ——后来从《钢铁之躯》开始不停努力,却也不得要领。
  但迪士尼主导的漫威不一样。
  MCU存有一条严格的时间链条,先有这条链条,再有具体的影片;链条大于影片,影片服务于链条。

  △ 图源:Fandom | Marvel Cinematic Universe Wiki
  这链条才是漫威最重要的作品。
  影片只是"零件"。
  借由这套"分久必合"的漫威大法,每隔几年,迪士尼就给漫威开一个大Party。
  Party叫复联。
  2012年2月4日,漫威影业开通官方微博账号,并发布了第一条微博动态,宣传的,就是《复联》。
  至今仍有人考古打卡。


  2012年,《复联》上映,内地市场首日票房就有6600万,刷新超英片在华记录,最终总票房5.7亿,排当年引进片第六名。
  2013年,《钢铁侠3》成为漫威在大陆的第一部合拍片(也是最后一部)。

  《钢铁侠3》是一次重要又意味深长的尝试(具体原因Sir文末会说到)。
  由这部电影开始,漫威电影宇宙迈入第二阶段。
  这期间,漫威电影在内地票房急速飞涨,《雷神2》票房3.4亿,是前作的3.5倍;《美队2》票房7.2亿,前作10.6倍。
  这一阶段的压轴之作是《复联2》,票房14.6亿。

  进入第三阶段的MCU,更是所向披靡。
  连为黑人量身定做,被中国媒体评价"口碑票房双扑街"的《黑豹》都有6.6亿。
  巅峰无疑是《复联4》。
  借由粉丝朝圣般的热情,《复联4》把进口片票房破纪录地抬升到了42.5亿人民币。
  去年4月24日,《复联4》上映一周年,导演罗素兄弟还特地在社交平台发文并晒出首映礼照片,庆电影周年纪念日,感谢中国观众对于漫威电影的支持。
  回过头来。
  《复联4》当真是漫威最好的一部电影?
  恐怕连前五都排不上。
  真正动人的是情感。
  那些我们真切付出过的"时间",为这场情感的落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势能。
  一句台词都能绕梁三日。
  "我是钢铁侠",这句点睛之笔,穿山越岭,11年后再度响起,成为钢铁侠绝唱。

  多少人的青春恍如昨日。
  这样的彩蛋太多太多了。
  无宇宙,不漫威。
  无彩蛋,不宇宙。
  《复联3》,灭霸成功打完响指,小蜘蛛即将死去,死前的他第一次意识到死亡离自己如此接近,他不停地跟亦友亦父的钢铁侠说: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最后一刻,他说:抱歉。

  为什么抱歉?
  抱歉他的弱小,抱歉他的慌张,抱歉他让钢铁侠失望了。
  你看他的眼神,跟当初的钢铁侠一模一样。
  先往上看,失焦,再往下看,聚焦;先惊恐痛苦,再平静坦然。


  《复联4》,钢铁侠打完响指后。
  这次告别的,是钢铁侠。
  弥留之际,小蜘蛛跟他说的最后一句话,依然是:抱歉。

  同样的抱歉,有了别样意味。
  他不再能坦然接受这样的结果,因为他是活下来的那一个,他抱歉是希望躺在那里的人是自己。
  何止他俩,复联中的主要角色基本都有这样的穿透性瞬间。
  美队的"我能跟你耗上一整天(I can do this all day)";
  黑寡妇、雷神对绿巨人说的"太阳快下山了(Sun's getting real low)";
  先是《复联1》钢铁侠对洛基说,再到《复联3》洛基对灭霸说的"我们有浩克(We have a Hulk)"。






  你懂的。
  正是这种时间的延宕,情感的回转,精神的传承,让漫威种种看似普通、微小的细节,都荡漾出史诗的光芒。
  04
  如果没有疫情。
  漫威帝国还能称霸多久?
  现实没有如果。
  这场突如其来的大灾难,彻底打乱漫威宇宙的节奏。
  这宇宙是一个前后紧密咬合的链条,不能乱,一个项目被拖延的结果,就是所有项目都被影响。
  2019年及之前,漫威每年有2-3个电影项目。
  2020年,漫威全面停摆,电影电视剧,一个都没上。
  而仅在今年,漫威爆发性排出四部电影,五部电视剧。
  也正是在这一年,漫威套路开始遭遇大规模倒戈。
  审美疲劳的裂痕早在几年前就埋下。
  曾几何时,漫威的创新,变成一种交作业的偷懒,一种炒冷饭的自恋。
  不说那些大同小异的"俄狄浦斯情结"变种,单就标志性的"主题乐园式快乐",越来越滥,越来越烂。
  《银河护卫队》意外成功后,漫威当即用相同思路改造《雷神3》——
  把所有的神都赶下神坛,变成逗比。
  你们的快落源泉来了——



  问题是,再有效的套路也会审美疲劳。
  上上个月,变本加厉又毫无意义的"嘴炮"就成为拖累《毒液2》的一大灾难。


  与此同时,初代灵魂钢铁侠小唐尼,美国队长桃总的退出,也给漫威宇宙留下难以弥合的情感真空。
  你发现。
  过去的成功经验,竟成为漫威今天的诅咒。
  更要命的是。
  主流开始对超级英雄的价值观产生怀疑。
  首当其冲就是迪士尼一贯的"政治正确"。
  《尚气》堪称极佳样本。
  Sir说过。
  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影公司,迪士尼绝无可能蠢到会用一部商业片故意得罪今天全球第二的电影市场。
  本质上,《尚气》就是黄种人版《黑豹》,是一个种族对另一个种族叙事的迎合。
  但迪士尼显然低估了黄与白之间的鸿沟。
  ——它可能比白与黑更遥远。
  这种遥远来自银幕,我们早有,且此刻正在塑造自己的民族英雄。
  这种遥远也来自现实中动荡变幻的局势。
  围绕《尚气》的最大争议,想必大家都听过了,Sir无意介入这种无限循环的争端。



  要不怎么说时间才是最伟大的导演。
  谁能想到,8年后,这无缘得见的一幕竟那么黑色幽默。
  那个被漫威放弃的功夫小子,在内地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票房奇迹,把漫威揍得鼻青脸肿。
  因成功而安逸,因安逸而傲慢的漫威,就这么撞上民族主义的枪口。
  只在中国?
  当然不。
  别忘了这篇文章开篇提到,《永恒族》因为片中关于广岛原子弹的情节,让它在韩国遭遇类似抵制。
  此外,它还因为片中的同性之吻,无法在一些中东国家上映,且在美国被百万妈妈联名抗议。



  △ 图源:微博@上帝之鹰_5zn,DEADLINE,Metro Weekly
  在一个愈发分裂,共识稀缺的世界,你"尊重"一部分人,必然"轻慢"了另一部分。
  
  
  而这时,迪士尼主导的漫威贯彻的平均主义创作思路,就像一种包藏祸心的和稀泥。
  
  
  以下这句话,就是他难以证伪的原罪。
  "说了那么多,你还不是为了卖座,为了钱"。
  呸。
  夹带私货。
  够了。
  让我们回到电影。
  作为一个影评人。
  Sir一直以为。
  讨论电影乃至任何艺术作品,一定要置于它的时代背景。
  最卖座的大片,必然凝聚了当时最主流的公共价值观。
  从这个角度说,今天漫威面对的真正问题是:
  我们还需要超级英雄吗?
  我们需要怎样的超级英雄?
  或许,一部超英电影的流行更细思恐极。
  前年的《小丑》。
  很难想象,这样一部灰暗、阴郁、充满怨气的超英片能在全球大卖10亿美金。


  过去,我们仰望超级英雄。
  我们感伤他们的悲惨身世,感动他们身为凡人,又做出超人之举的英雄行为。
  但今天我们似乎更相信混乱与坠落。
  似乎更相信。
  只要给一个人足够糟糕的一天,一把枪,那谁都可能是小丑。
  希望这是过度联想。
  不然。
  这才是超级英雄真正的黄昏。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助理:哆啦C梦
  还不过瘾?试试它们
  ▲
  ▲
  ▲
  ▲
  ▲
  ▲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anniao@4k321.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漫威,危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