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了 4 年,这顶级大片也翻车了
大年初一,上线了一部猛片。导演是墨西哥裔大导吉尔莫 · 德尔 · 托罗,影迷们爱称「陀螺」。
4 年前,他凭借《水形物语》一举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四座大奖。
如今,终于携新作强势回归。
不仅集合了布莱德利 · 库珀、凯特 · 布兰切特、鲁妮 · 玛拉等大明星担纲主演;
而且在昨晚刚刚宣布的奥斯卡提名中,再次入围最佳影片。
绝对称得上今年最受期待的好莱坞大片之一。
但,影片口碑却褒贬不一,毁誉参半。
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今天,鱼叔就来跟大家好好聊聊它——
《玉面情魔》
Nightmare Alley
众所周知,陀螺导演是一个「怪物狂」,钟情于拍摄各种奇异、震撼的怪物大片。
从早期的魔幻现实主义电影《潘神的迷宫》。
到巨型机甲战斗大片《环太平洋》。
再到拿下小金人的跨物种浪漫畸恋《水形物语》。
陀螺的电影总是充满了各种离奇惊人的想象力和瑰异生动的怪物设计。
不断勾引着人们的好奇心,让观众看得又怕又爱。
如此一个风格独特的导演,也赢得了全世界无数粉丝的追捧。
时隔 4 年,陀螺终于为大家带来了新片《玉面情魔》。
影片翻拍自 1947 年的同名老电影。
老版至今仍被不少影迷认为是好莱坞史上最好的黑色电影之一。
1947 版《玉面情魔》
再加上强大的演员阵容,《玉面情魔》从立项之初就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 30 年代的美国,正值大萧条时期。
一个叫斯坦(布莱德利 · 库珀饰)的年轻人来到了马戏团。
不久前,他杀了自己卧病在床的父亲,一把火烧了房子,只想摆脱过去,换个新生活。
而这个马戏团,不问过往,辗转四处。
无疑是个容身的好去处。
马戏团里,养着一批奇人异士,以各种夺人眼球的表演营生。
比如,世界上最强壮的男人。
世界上最矮小的男人。
能操纵电流的女人。
还有,马戏团的招牌——畸形秀。
让一个圈养起来的邋遢怪人,在众目睽睽之下生吃活鸡。‍
不过,这其中最吸引斯坦的是一对夫妇的「通灵术」。
他们通过暗语交流,借此猜出观众的所思所想。
早年间,曾凭借这个把戏名声大噪。
斯坦决定向夫妻学习这套骗术。
老人慷慨传授。
但同时,也告诫了斯坦切不可陷得过深,走火入魔。
老人后来因为误饮甲醇而死去。
记录通灵魔术的本子,也转到了斯坦手上。
斯坦渐渐学成了骗术,不再满足于马戏团的小舞台。
他打算离开这里,前往大都市一展身手。
与他同行的,则是在马戏团里相识相爱的女友(鲁妮 · 玛拉饰)。
两年后,在女友近乎天衣无缝的配合下,靠着「通灵」把戏,成功将那些上流人士骗得团团转。
借此为自己赢得金钱与声望。
当年走投无路的马戏团学徒,如今成了响当当的「通灵大师」。
在一次表演中,斯坦结识了心理医生莉莉丝(凯特 · 布兰切特饰)。
对方一眼就看破了斯坦与女友的暗号。
好在斯坦经验丰富,随机应变,立马还以颜色。
凭借快速的细节捕捉,猜准了对方手包里的物品。
还顺道羞辱了她一番。
没曾想,莉莉丝的到来却让斯坦看到了新的商机。
斯坦打算与她合作,一起赚大钱。
斯坦这回又赌赢了。
借着这个心理医生事先提供的客户资料,他的「通灵」术大大提升,彻底把每个客户玩弄在鼓掌之中。
也让自己的生意越做越大。
直到后来遇上了有史以来最大的一个富翁客户。
莉莉丝提前警告他:
这个富翁性情孤僻,喜怒无常,十分危险。
而此时的斯坦早已目空一切。
表演得太久,他似乎都快相信自己真有通灵的本事。
不仅有惊无险地通过了富翁的测谎试验,还顺利地赢得了他的信任。
但事情还是往难搞的方向发展了。
斯坦那套读心的把戏渐渐让富翁不耐烦。
以至于后来,他越来越想看到最厉害的通灵手段——
将他妻子的灵魂具象化。
‍
‍
一开始,斯坦还打算随便糊弄过去。
但在富翁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是舍不得松开到嘴的肥羊。
他意外发现,自己的女友跟富翁的亡妻有几分相似。
于是决定铤而走险,让她去扮演亡魂,上演一生中最大的表演。
计划很美好,但富翁毕竟不是好糊弄的。
再加上女友临时掉链子,一下子彻底穿了帮。
同时,斯坦也发现,这位富翁看似只是个在思念亡妻的可怜人。
实际上他还是一个多次残害年轻女性的混蛋。
之前,心理医生就曾向斯坦展示了自己身上的可怕疤痕。
但却未向他说明是谁下的手。
如今,斯坦知道了富翁就是伤害莉莉丝的人。
怒火加上戏码被拆穿的窘迫,让他一下失手打死了富翁。
他落荒而逃。
女友也愤而离去。
斯坦只能去找莉莉丝。
此时,莉莉丝终于露出了她的真面目——
这一切都是给斯坦下的套,既借他的手除掉了富翁,又报复了当日被羞辱的一幕。
斯坦再次成了一个走投无路的人。
直到他来到一个新的马戏团,想要凭借自己的骗术,寻求一份新工作。
但团长并不感兴趣,只给他开出了一个职务——怪人。
斯坦无法回绝。
他这才意识到,当年他看到的那个吃鸡的怪人,原来就是自己的宿命。
不得不说,影片在美术、摄影、表演等方面质感十足。
而且从头至尾都彰显着陀螺导演的独特风格,以及奇异的私人趣味。
最明显的就是影片前半段的马戏团部分。
处处展示着陀螺对于「怪物」的执念。
另外,影片也继承了原作的主题内核。
斯坦作为一个从底层往上爬的骗子,身上不仅仅具有贪婪的一面,也有善意、怜悯的一面。
他相信「通灵术」能够给人带来一定的希望。
在每次演出后,都可以真切地看到观众们获得的喜悦与抚慰。
这让他感到无比的成就感。
电影前半部分,他是看「怪人」的观众。
甚至会同情怪人,偶尔给他一点关照。
然而,在掌握骗术之后,斯坦愈发野心勃勃。
无止无尽的欲望,推动着他不断突破道德底线。
命运的转折,驱使他陷入自我的毁灭。
此后又将「通灵术」完全变成欺骗他人并敛财的工具。
以至于间接导致一个客户走向歧途,开枪杀了丈夫后,又自杀。
片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个贪婪之人的悲剧命运。
更是当时那个「吃人不吐骨头」的美国社会阴暗一面。
《玉面情魔》的精髓之处就在这里。
它用一生悲剧的斯坦作为当时社会的一个缩影,描述了一个通过私欲堆砌起来的「美国梦」的破碎。
从而折射出对美国社会的无情讽刺——
没有人能逃脱命运的捉弄,也没有人能摆脱充满欺骗的黑暗社会。
可惜的是,影片最终获得的口碑却并不理想。
IMDB 评分7.2,豆瓣6.7。
烂番茄上观众评分也仅有68%。
票房扑街得更厉害。
北美公映 5 周,票房只有935 万美元(约 6000 万人民币)。
比起6000 万美元(约 3.8 亿人民币)的制作成本,可说是血本无归。
那么,影片到底哪里出了问题?
首先,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节奏拖沓。
对比原作,本片的故事整体没有多大的改变。
但时长却整整多出了 40 分钟。
而且为了满足陀螺的个人趣味,前面的马戏团铺垫部分也被拉长至 1 个小时。
以至于一部两个半小时的电影,将近一半时间都在铺垫。
难免不让人觉得叙事冗长,内容沉闷。
其次,这个故事也几乎整体照搬,缺乏新意。
而原作毕竟是 70 多年前的作品。
没有加入现代性的新元素,新解读,自然让人们看得有些乏味。
再者,有些情节的增加,更显得画蛇添足。
像对于男主角的背景介绍和不停的闪回,暗示着他不幸的童年,以及对自己父亲的死负有责任。
对男主角增加的内容显得多余,反而其他一些角色的戏份,又刻画得不够丰富。
不仅让几位好演员演技受限,也让角色过于单薄。
比如斯坦女友,在这部新版中存在感很弱。
对于男主的影响甚微,显得过于工具人。
还有「大魔王」凯特 · 布兰切特饰演的心理医生莉莉丝。
作为后半段直接影响斯坦命运的角色,就只是突出了她的蛇蝎,神秘。
只有阴险狡诈,而且最后反转得相当突兀。
让很多观众都没看明白,她到底是为了什么这么做。
「翻拍」从来就不是稳妥的成功密码。
只是服化道的升级,却在故事上毫无新意,而且还节奏拖沓,冗长,必然是不能满足当下的观众。
显然,自从上次《水形物语》大获成功之后,陀螺导演在这部新片中过于放飞自我。
任性地加入太多私人趣味的内容。
结果让这部成本高昂、阵容强大的《玉面情魔》,却落了个反响平平。
甚至有不少观众,都反映看得昏昏欲睡,无聊乏味。
如此一来,陀螺也仿佛《玉面情魔》中的男主一般——
在登上好莱坞权力巅峰之后,迅速尝到了翻车的苦果。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anniao@1080pro.net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