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 9.0!这次韩剧又拍出新高度
繁华都市,大雪纷飞。一个戴着兜帽的男孩,在人群中跌跌撞撞走过。
他寻求帮助、但没有一个路人理睬,直到走至警察局门口。
警察看到男孩,以为对方受伤,关切的眼神溢于言表。
他拉起男孩的手,想带他去医院,却发现手上满是鲜血。
男孩受伤了吗?
不,转过头的男孩,从口袋里掏出一把同样沾满鲜血的斧头:
" 我杀人了 "
" 用这个 "
眼神疏离、没有一丝恐慌,冷静到令人生怕。
这个诡异的画面,来自最近最火热的网飞剧集——
《少年法庭》
这两年来,「网飞」+「韩剧」的搭配可以说是佳作频出。
口碑上有《遗物整理师》《逃兵通缉令》,收视上则有《鱿鱼游戏》这样的怪物。
而《少年法庭》属于前者。
豆瓣开分 9.3,观看人数起来后,仍旧坚挺保持在 9.0 的高分。
它的好在于讨论了一个,少有作品涉及的题材——
「未成年犯罪」
回到故事里。
文章开头的男孩叫白成友,他真杀了人,而且手段极其恶劣。
在白成友自首的时候,另一边的警察找到了受害人——
一个八岁的小孩
被斧头砍死、尸体被肢解,然后抛尸在天台。
案件性质之恶劣,消息传出后立马震惊了全社会,人们纷纷对这个「禽兽」深恶痛绝,但更痛恨的还有一点:
白成友年纪还不满 14 岁。
在韩国的《未成年保护法》里,14 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即使犯罪了也能免于刑责,无需坐牢。
所有人都知道这一点,舆论不断持续发酵,
甚至有人开始游行要求废除《未成年保护法》。
白成友也知道这一点。
庄严的法庭上,白成友的表现相当异常;
法官问起案发时候的经过,他一脸严肃地说道:
" 谁惹我就死定了 "
白友成冷静地说着认识小男孩的经过,不带任何情感,甚至说一半还笑出声:
" 我跟你说个有趣的事情吧 "
更夸张的是,他当庭问起法官:
" 我听说年纪未满 14 岁的话,就算杀人也不用入狱,那是真的吗?"
问完后还摸摸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 太爽了!"
嚣张、太过嚣张了。
白友成完全知道法律的界限在哪,知道只要自己未满 14 岁,就不可能去坐牢,谁都拿自己没办法。
但他不知道,这次碰到硬茬了。
坐在对面的这位法官,名叫沈恩锡;
少年法庭的资深右陪席,在少年犯口中有个响当当的外号 " 十恩锡 "。
因为在少年犯的印象里,其他法官尽管会责罚他们、但私底下的态度仍旧亲切和蔼。
但沈恩锡不同。
她从内心里就反感这些少年犯,认为少年犯永远无法改过自新:
" 我 ... 对于少年犯厌恶至极 "
" 十恩锡 " 这个外号的由来,
就是因为以前她独任审判时,总是毫不留情地判处最重的 " 十号刑罚 "。
少年法庭有一个活动,会安排服刑完毕的孩子们,跟法官一起吃个饭。
其他法官态度温和、对孩子们轻声细语;
沈恩锡却始终冷眼相对。
几人吃完饭准备离开餐厅,却被服务员拦住,说其中有人偷窃。
被指任的女孩拼命反对,其他法官也愿意选择相信。
只有沈恩锡简单说出俩字:
" 报警 "
因为她看到了女孩盗窃的过程。
敏锐且精准、冷漠又专业;
别的人也许拿白友成没办法、或者不愿意跟白友成纠缠;
但沈恩锡不会。
痛恨少年犯的她,对手段恶劣的白友成,更是不可能轻易放过。
法庭上面对嚣张的白友成,她体现出极强的职业性和心理素质。
旁边的陪审忍不住爆粗:
" 那个该死的王八蛋 "
沈恩锡依旧不动神色,直到白友成拿出自己的「思觉失调症」要继续给自己脱罪时,她开始发力了。
沈恩熙发现了案件中的盲点——
人其实不是白友成杀的。
「思觉失调症」的外在表现有很多种,但依旧有共通的地方:病患无法完全康复,以及病患无法长时间集中注意力。
这就意味着,病患无法独立完成「杀人」这件逻辑缜密的事情。
从杀害小孩、到肢解尸体再到清理现场,这些行为都有巨大的压力、凶手需要保持精神上的高度专注。
而对于「思觉失调症」病患来说,这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
这就意味着,案件本身有「第三者」。
清晰的逻辑推理下,沈恩锡步步紧逼,刚刚还嚣张着的白友成,逐渐开始慌张;
手指不知所措、脸上表情开始失控。
直到崩溃:
" 不是!"
" 这件事与她无关!不是她!"
隐藏的第三者开始现身,案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故事也就此往下开启。
前面所讲述到的剧情,其实只来自《少年法庭》的第一集。
这部总共 10 集的电视剧,突出一个信息量大、情绪密集。
「快节奏」是剧集很明显的特点。
两集大概囊括一整个少年法庭案件,从案发开始到最终判定,有着充实的细节、深刻的表达。
《少年法庭》用成熟的手法,塑造了一个个性尤为明确的法官。
沈恩锡看似冷漠、偏执,实则有着强大的正义感。
她之所以讨厌少年犯,是因为法律对少年犯的惩戒其实并不完全「公正」。
罗翔老师曾经在自己的视频里,也聊到过「未成年人犯罪」的话题;
他在一起谈 13 岁男孩杀害 10 岁女童案时说道:
" 降低刑事责任年龄势在必行,从理论上来看,对于故意杀人这种重罪,任何年龄阶段的人都应该承担刑事责任。
刑罚无法改造人性,它只能遏制邪恶,对于儿童也是如此。对于犯下滔天罪行的儿童,即便可以教育矫正,也必须在惩罚的基础进行改造。"
《少年法庭》中的沈恩锡也是如此。
在「冷漠」的外表下,包裹的更多是对于正义的追求。
《未成年保护法》所谓的教育其实,并没有得到正反馈,反而延伸出更多的纵容;
偷钱包的女孩如此,杀人后的白友成也是如此。
他们仗着《未成年保护法》的保护,
肆意发泄着自己的恶意,却又不用承担任何责任。
「保护」在此刻,又变成了罪恶的温床。
如何打破这个「温床」,是我们共同的期待与追求,也是对于接下来剧集的向往。
具体如何,一起拭目以待吧~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anniao@4koro.cnt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