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6 分钟。
黑暗的封闭空间里,是满屏炸起的血雾。
无数穿绿军装的人,伪装的像一片毫无生气的苔藓般铺在岩石上。
上空就是美军低空搜索的战斗机,正在随意拿下方的 " 死尸 " 扫射取乐!
一人动,立刻全军被发现!
密集的子弹成排的扫射下来,被打中的人体喷出一片片血色烟雾。
底下静静伪装的战士,脸上溅满同伴的血,身体被炸的支离破碎,依旧全员无一人出声和躲避。
这是她姐,今年看的国庆档影片——《长津湖》。
你无法在这部影片下,理智的分析拍摄手法与剧情利弊。
满屏脏污的血和冻僵的战士,足以让这 176 分钟,变成煎熬!
《长津湖》大咖云集,上映 14 小时票房即破 3 亿。
易烊千玺、吴京、余文乐、胡军……她姐却只看得见他们那一身血透的单薄绿军装。
几十年前跨过鸭绿江的那百万雄师,从未如此真实,而惨烈。
他们只剩下一个共同的名字:抗美援朝战役志愿军!
而我已不忍睹。
这是她姐最 " 差 " 的一篇影评。
长津湖是抗美援朝历史中最重要也最残忍的一场大战。
今天我们看的不是电影,而是血淋淋活生生人命堆起来的历史纪录片!
长津湖外的真实原型,才更触目惊心。
她姐曾很喜欢英雄这个词。
比如一支战无不胜的部队,一场巅峰对决的王者大战。
影片里他们叫 " 钢七连 ",现实中,他们叫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九兵团。
一支历经渡边战役和解放战争,战功赫赫,解放后却还未经喘息,就又再次开赴鸭绿江畔的 " 神话 " 队伍。
他们人均英雄,所以敢在征战多年终胜利后,再度背井离乡上战场;
敢在解放初百废待兴装备奇缺时,去和当时世界上装备最精良,物资最齐全的美军王牌部队正面对抗。
五分钟,一纸命令,几十万军队集结。
召必回,战必胜。
她姐知道抗美援朝战争难,但没想到,可以如此惨烈。
当时的中国刚刚解放,中国还没从日本侵华战争的创伤中走出,仅一江之隔的朝鲜对岸,已叫嚣般升起美国国旗!
美国将领更是狂妄喊出 " 如果中国出兵,美国将把中国打回到石器时代 "" 圣诞节前拿下朝鲜半岛 "。
中国没有坦克,没有大炮,没有装甲车,没有空军支援……但装备一流的美军已虎视眈眈,侵略之心昭然若揭。
满身伤疤的东方雄狮身侧,再次盘踞下一只垂涎欲滴的秃鹫,只待时机成熟就饮血吃肉。
出不出兵!
出,部队已伤痕累累,巨大的装备差异等于以卵击石!
不出,美国一旦吞并朝鲜布军,中国将永无宁日,时刻活在美军垂涎之下!
你们看懂了吗?
抗美援朝战争,是为我们打的。
就像《长津湖》里这句台词:
" 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不出生入死,他们就得打仗 "。
所以这几十万军队,头也不回,就跨过了鸭绿江的生死线。
还有人知道杨根思吗?
——中国人民志愿军第 20 军 58 师 172 团 3 连连长。
和他一个连的人几乎都死了,就在朝鲜战场长津湖畔的一块小高地上。
那是 1950 年 11 月 29 日,杨根思已率全连在长津湖畔东南侧堵住连美军数次轰炸,他们的任务是切断美军南逃退路:
绝不可放一人踏过阵地,除非踩着全连尸骨!
战到 3 连只剩杨根思一个战斗力时,他抱起唯一一包炸药,拉燃导火索,纵身冲向敌群,与爬上阵地的美军同归于尽,英勇捐躯。
" 人在阵地在 "。
杨根思
你们知道人活生生冻成冰雕是什么样吗?
抗美援朝爆发时,正值寒冬。
美军战士在充足的后勤补给下享受着棉服火鸡,只待尽快 " 解决中国 " 欢度圣诞。
我们的志愿军,在被动局势压制和物资断缺之下。
在零下三十多度酷寒中穿着薄棉衣甚至单衣,埋身在冰雪里遮掩。
冻疮几乎让全军毁容,食物更是贫瘠到只能以冻僵的土豆炒面果腹。
一把雪,一个土豆,就是一个战士一天的口粮。
《长津湖》剧照
千万不要睡,亲爱的战友;
睡着了,异国他乡的战场,就多了一个冰雕尸体。
当军号声再一次响起来的时候,一部分战士却已化为了冰雕,永远也无法再次站起来。
没有冻不死的英雄,也没有打不死的英雄,只有活生生的人,在践行中国军人的荣耀。
胜利的背后,是无数无名的将士,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中国人。
抗美援朝的胜利,给了新中国敢于向西方世界重拳回击的底气。
而代价,却是 18 万名烈士的鲜血和生命。
历史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刀疤和枪子。她姐却从此不敢直视 " 英雄 " 这两个字的沉重程度。
他们是为我们打的。
射向他们的子弹原本可能会是笼罩在我们头顶上空的战斗机和炸弹。
《长津湖》外的历史,远比影片更残酷。
吾近日还能在和平中看一部电影,原是先人累累白骨肩背,护你我安宁至今。
"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 "。
在《长津湖》中,最让她姐动容的,是传承。
一门三兄弟,两代连长,易烊千玺演的小弟正是为兄长偷偷投身抗美援朝志愿军。
他的大哥为掩护部队,独自带人突袭,被炸的肠子都流了一地。
年幼的弟弟,已默默扛起兄长的枪,在枪林弹雨中感受牺牲与使命。
传承,传先人志,承一脉魂。
中国历史遍布伤疤,但中国,依旧是世界上唯一繁荣至今一脉相承的文明古国。
别小瞧中国人的血脉觉醒。
还好,我们这代人,还没有弯下脊梁!
一座城等一个人是种什么感受?
远在千里之外,毫无关联的陌生人,也会在网络上给予一千个日夜的愤怒和期盼。
孟晚舟一袭红衣落地深圳机场时,她姐的朋友圈,是一片整齐的红旗海洋。
历史呼啸声而过,和平的平静水面下,都是大国博弈的暗波涌动。
我们的外交官仍旧在国际舞台上不卑不亢,我们的国民依旧会在社交媒体呼吁孟晚舟。
志愿军的冲锋号,一直还在耳侧。
在四川,还有这么一个特殊的民间博物馆。
它的广场上密布着鲜红的血手印,每一个手印,都来自全国各地甚至太平间——抗日老兵手印。
曾经朝着敌人扣动扳机的手,扔出手榴弹的手,曾经敷在身边濒死战友双目上的手 ........
都在这里一一留下印记。
这间博物馆像个拔地而起林立在祖国大地上的尖刀,一封封斑驳染血的书信,一件件模糊的勋章和时隔多年仍让人胆寒的侵华照片。
无一不鲜血淋漓地诉说着一个时代的大义和悲鸣,又剑指着后人的良心和使命。
它们是一段历史真正残留的痕迹,是看一眼就能重回炮灰连天岁月的时光机,也是一个叫樊建川的男人,一生的心血与积蓄。
收集抗日罪证,赎回中华在日文物。
100 多年里中国人遗忘的太多,还有人在为这个民族留下记忆,留下一些对得起先人的气节。
" 日军犯下了滔滔罪行,却一直拒绝承认侵略,
一直拒绝承认慰安妇,
一直拒绝承认南京大屠杀,
还一直参拜靖国神社。
我之所以要收藏抗战文物,
一是要纪念中国不屈的民族精神,
二是要留下日本人侵华的铁证。"
" 全中国十多亿的人口,必须有人从平凡的生活中挺起脊梁。"
——樊建川
我们一直与天斗与地斗,与侵略者斗,与自己斗。
千年历史百年征战,中国人就没孬种。
为了拥有完整的故土,拥有有血有肉的情感,不忘却被凌辱过的集体记忆,和追求对和平对正义真正的大国心态。
传先人志,承一脉魂。
长津湖已是历史,但无数《长津湖》正在上映。
总有一些人踏光而来,让你无比庆幸,中国,还好是你。
写在后面——
在中学语文课本里,《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课文里如此写道: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
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你也许很惊讶地说:" 这是很平常的呀!"
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了解我们的战士曾经奋不顾身的原因。
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我们能够做的还有很多。
比如刻在基因里的荣辱与共,国家伤痛,绝不允许被轻易挑战。
我们的唾弃,就是保家卫国的刀枪。
我们需传承的仍迫在眉睫,但陵园已门庭冷却。
也许比起追星打赏,我们的孩子更值得从历史中,知道真正的偶像。
一个国家,永远不该忘记它流过血的英雄。
在中国依旧有无数老兵,正在如一张燃烧殆尽的老报纸般消逝。
他们都是活着的历史亲历者,他们带着满身伤痕侥幸从战场归乡,却依旧活着贫苦与疾病中。
" 周全弟,1934 年生,在零下 40 度的大雪中潜伏三个昼夜,丧失了行动能力的他,在没有麻醉剂的情况下,仅靠冷冻肢体就做了切除四肢的手术,昏迷 7 天 7 夜;
王大本,1923 年生,参加抗美援朝作战,战斗中子弹贯穿头部,至今仍留有弹片;
杨出焕,1928 年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被炮弹击伤腰椎,终生残疾…… "
2.6 万老兵,正在孤独寂寥的晚年中沉默离世。
让我们在来得及的时候,再听一听那炮火连天的往事,看一看这些饱经磨难的英雄的脸。
你问长津湖好不好看?
这篇影评无条件的在看点赞,就是她姐唯一的回答。
不为他,为他们。
伟大的祖国,生日快乐;
最可爱的人,感谢你。
来世还在种花家。
监制 / 她姐
作者 / 三莓
微博 / @她刊 iiiher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anniao@4K321.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