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了爆了。
肉叔吹了无数遍的宝藏男孩们,拍电影爆了。
在院线持续低迷的下半年,突然杀出这部破局黑马,还自信提档一周。
但它确实有理由自信——
上映 4 天破亿,口碑票房齐飘红。
豆瓣评分更是持续上涨,在国产片里非常难得。
说的就是《扬名立万》。
万合天宜风格 + 剧本杀形式。
作为两者的铁粉,肉叔双厨狂喜!!
万合天宜内味全回来了!
都是老熟人,子墨、本煜、柯达、小爱、白客……就差孔女神了。
一部没有流量明星的小成本作品,为什么能爆?
这么说吧,当下年轻人爱看的元素,热聊的题材,当红的社会现象——
几乎都能在万合的作品里找到。
你很难不跟这个片子共鸣。
天下苦烂片、烂剧、烂综艺、烂文化久矣。
创作者总是埋怨市场,埋怨资本,埋怨环境。
都是借口。
《扬名立万》就用成绩告诉世人:
# 一个优秀的创作者即使要做妥协,也有能力创造出精彩 #。
这应该是理想主义者在受限条件下,把表达平衡得最好,又不失犀利和趣味的模板了。
说实话,看预告时,我对成片质量是持保留意见的。
因为要素过多。
群像 + 密室悬疑,融合喜剧元素,还掺杂电影生态的讨论等等。
这往往是悬疑片最常见的坑:
啥都想说,最后却啥都说不好。
这也是很多观众担心的点。
所以,《扬名立万》到底是如何混搭出 " 一部佳作的诞生 "?
开吹之前,先跟大伙说说这电影讲了啥吧。
放心,不剧透。
况且这真相一波三折,反转 N 遍,我也剧透不来。
再况且,哪怕是知道了剧情,这片也还有很多其他观看乐趣。
故事大概是这么一个背景:
民国时期,一群生活落魄的人聚集到某个豪宅里,想将一桩血案翻拍成电影,并借此扬名立万,彻底翻身。
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该案的凶手竟然也在现场……
在还原凶案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发现更深层的真相。
很多人都说它是一部 " 剧本杀电影 ",肉叔不完全同意。
电影其实分了两条线。
一条是血案本案,指的是那桩轰动世人的 " 三老案 "。
这条线确实比较像玩剧本杀,每个人一个身份去参与解密。
另一条,是这群人为了翻拍血案,一起脑暴电影剧本的过程。
《扬名立万》将两条线巧妙地融合为一。
为了尽可能减少剧透,肉叔就简单谈谈这片子的悬念感。
当下有不少拙劣的悬疑作品,其实观众早就猜到凶手是谁,但它就是自欺欺人不肯说。
硬是煞有其事地推理,走向又不意外,观众看得也不过瘾。
《扬名立万》好就好在这——
它没有对暴露凶手这件事露怯。
几乎在开头,电影就亮出了凶手的身份。
这种欲擒故纵的坦承,反而让观众心甘情愿被它骗。
所以如果有胖友还没看,却又不慎被剧透了凶手,也不用担心。
因为它不像传统的剧本杀那样重在 " 推凶 ",而是在于这个故事到底怎么圆。
这是一部完全没有偷懒的电影。
片子没有拿那些常规套路糊弄观众,而是用一个接一个的高能反转,去弥补凶手过早出现的悬念感。
每次你以为自己抓到了线索——
你就中了编剧刻意放出的圈套。
别忘了,这群表面光鲜亮丽的电影人,当初是怎么被召集到一块儿的?
真就纯粹拍电影?天真。
刚聚集到豪宅里的时候,所有人都体面地维持着表面虚假的和平。
后来,他们发现所在的豪宅,正是 " 三老案 " 的第一现场……
大家一下慌了,可上了贼船,就没回头路了,只得硬着头皮查下去。
毕竟每个人,都还得维护自己在人前的尊严。
编剧李家辉(尹正 饰),正义,看不得一点虚假,这就导致他总是一根筋,偏执。
导演郑千里(喻恩泰 饰),被业内人戏谑 " 烂片之王 ",为了钱,什么片都能拍。
女明星苏梦蝶(邓家佳 饰),风头不再,外界传她为了上位出卖自己,后来沦落到要下嫁。
默剧演员老关(杨皓宇 饰),年轻时曾经扬名中外的顶流,如今没落了,靠陪阔太太打麻将过日子。
武打演员陈小达(柯达 饰)在好莱坞混,来来去去都是替身的角儿,还是专被打的那种。
但随着案件的深入,大家都开始察觉异样了。
三老案中,又牵涉到了另一具被分尸的无名女死者……
这次真的玩大了。
本来就只是想借个噱头拍电影赚钱,现在被关进不吉利的凶宅也就算了,哪曾想还会牵扯到另一个命案?
有人想找出真相,有人害怕惹火上身。
在靠近真相的过程中,人心的善恶也在不断摇摆。
是的,优秀作品都有这些共同点:
老故事,新玩法。
但内核永远是人性。
要看懂《扬名立万》不难。
但如果你了解万合天宜这家公司的风格,那看片的趣味将会翻 N 倍。
作为 " 万学 " 的十级学者,肉叔一路看着它成长——
最早是一群动漫爱好者给《搞笑漫画日和》配音,创造了大量网络热词(诸如我勒个擦、坑爹、给力之类)而爆火;
再以无厘头创意短剧《万万没想到》《报告老板》系列火出圈,播放成绩惊人成为现象级网剧而被外国报道;
随后成员各自发展,特别是标志性人物白客转型,团队飘摇,创作遭遇瓶颈,后续几个没有 " 王大锤 " 出现的系列网剧都火不起来了;
试过各种转型,但都无法复刻当年的巅峰:
把《万万》搬上大银幕不凑效了,进军电影界折戟;
创作高质量国风动漫《戏隐江湖》玩元宇宙融合,过于超前无人欣赏;
回归万字头网剧搞了个《万能图书馆》,烂到我都写稿开骂。
之后就一直在电影界浮沉,叫兽拍了个《沐浴之王》算是及格喜剧,其他人就在韩寒的每一部电影里混个小配角保持露脸。
直到今年这部出品、主创、演员都是万合原汁原味的《扬名立万》,叫好又叫座。
时隔多年,才真正地再一次扬了名,立了 " 万 "。
如果看过《报告老板》系列的胖友,那你一定会对《扬名立万》的开场感到熟悉。
是爷青回内味了。
以恶搞某部电影为主,各种脑洞大开,天马行空玩梗翻拍。
那句几乎刻进 DNA 的台词:
报告老板,片子应该这么拍……
在《扬名立万》里,各位应邀而来的人也纷纷讨论怎么拍电影,以这句经典台词引出构想,向 " 老板 " 陆爷做报告,宛如民国悬疑版《报告老板》番外篇。
还会有祖传的 " 爱情动作片 " 回归
子墨,你果然初心不改
各种彩蛋,都会让老粉会心一笑。
还沿袭了不少《报告老板》电影向的梗,即便你不是粉丝,只是影迷,也可以享受寻找迷影梗的乐趣。
比如这就很《闪灵》
但光靠 " 卖情怀 " 和迷影梗,还远不足以撑起一个丰满的故事。
万合的作品一向是披着喜剧的外罩,底下藏着犀利的刀锋。
嬉笑怒骂,对看不惯的现象使劲儿讽刺。
比如吐槽道德绑架:
- 你家孩子把我车划了
- 我没看到啊,再说你一大人跟一孩子一般见识干嘛
喜剧走两步,就是悲剧。
《万万没想到》每集只有短短的 5 分钟,但每秒都是笑点,每句台词都有梗。
梗笑完了,却发现小丑竟是自己。
比如主角王大锤,看似傻乎乎很好笑,实际上却是老实人被欺负的现实集大成者。
例如这段经典的屌丝の白日梦,你一定听过无数次:
相信用不了多久,我就会升职加薪,
当上总经理,出任 CEO,迎娶白富美,走向人生巅峰。
想想,还有点小激动。
锤锤的对白诞生了大量为人熟知的黄金段子,被各种广告文案、影视作品反复引用。
而这次《扬名立万》的台词,同样被观众迅速传播。
借着角色们要拍一部电影的设定,暗戳戳吐槽现实里电影行业(甚至是所有内容创作领域)的冷幽默,又为影片的喜剧色彩打底。
具体怎么吐槽?借着角色的嘴,金句频出:
比如这几天刷屏的那句," 十个项目九个凉,商业投资很正常 "
这话一出,电影院内响起一阵笑声。
还有什么 " 成事在人为,不成事在为人 "、" 不要老把自己爱好强加给观众 "、" 权力是暂时的,欢乐是永恒的 " ……
不用当观众傻子一样把话说透。
这剧本就高级在留白,一种和观众之间 " 懂的都懂 " 的默契。
它将悬疑做足之余,再用黑色幽默的梗来反扣悬疑。
悬疑部分保证了叙事的可看性。
黑色幽默的部分,则保证了故事的可解读性。
在两者的保驾护航之下,剧情的核也逐渐清晰——
野心和良心的较量。
这种较量驱使下的争锋相对,是这部群像电影最大的亮点。
这些挣扎的人,被细节丰富得很立体。
他们不是一个好坏的符号,而是有血有肉有善有恶的复杂的人。
这样的刻画,让角色不落入工具人的套路中。
那句话怎么说来着:
不用苦恼怎么写一个好故事。
只要塑造出了好的角色,出来的故事一定会好。(大意)
回头一想,《扬名立万》里的每一个角色,确实都足够精彩。
就说苏梦蝶吧,为数不多的女性角色。
她的存在,绝对是点睛之笔。
有个小对比。
豪宅里有个美丽女孩的画像。
其他男性角色看到后,纷纷夸画中女孩美。
可苏梦蝶凝望着画中的年轻女孩——
一眼便看出她戴了假发,还有女孩为了显得成熟,在妆容上下的功夫。
同样作为女性,梦蝶更容易共情。
她不仅能欣赏女孩的美,也看到她为美做出努力。
就像过去的自己——
一个女孩,要想在站上大城市的舞台,会遇到多少风险,又有谁知道呢?
这个角色,就像导演凿出的一个洞。
它投射出影视剧里被误解被低估的女性——
她们才不是花瓶。
不得不说," 小姨妈 " 的唐氏表演法则着实亮眼。
所有人维系着的那层虚假的体面被捅破之后,她内里的脆弱也破防了。
这段克制的哭戏,泪水噙出眼角,梨花带雨,我见犹怜。
但肉叔最喜欢的一个角色,还是他,张本煜。
全片的最佳男主(我颁的)。
曾经在《报告老板》里,操着与他形象截然不同的腔调,笨拙又有点傻气的可爱。
在《飞驰人生》里,他是 A 到爆炸的修车天才;在《沐浴之王》里,他是冷酷少言的韩国搓澡高手;在《清平乐》里,又是文质彬彬的欧阳修。
能文能武,能严肃也能沙雕,演啥像啥。
这次在《扬名立万》里,他饰演齐乐山一角很难,体现了人性多面。
而他的演绎也让观众看到了齐乐山的多个侧面。
一时阴险狡猾,一时贫嘴逗乐,一时深情款款。
本煜确实有一手,值得一个全场 MVP。
但如果要说,全片设计得最妙的细节——
肯定是李家辉最后伸出又收回来的手。
在我看来,要不是这个戳人的举动,这个主角就太平庸了。
整个电影看下来,李家辉这个角色有点像剧本杀里的侦探位,负责带动还原故事真相。
他执拗地追求真实,这种典型好人在群像戏里并不出彩。
后来大家发现,凶手之所以杀人,就是为了掩盖另一个真相。
这时,李家辉内心的矛盾就凸显出来了:
是不顾一切揭开死者的伤疤,去揭露丑陋真相?
还是保护死者的尊严,遮盖这个丑闻?
当他有机会靠近真相时……伸出手想要触碰的瞬间,戛然而止。
李家辉放下了,也想通了。
所谓野心和良心的较量,也在这有了最终的答案。
所有人本想借一场电影让自己扬名立万,因为利益互掐和猜忌,衍变成一场嬉笑怒骂的闹剧。
可经过这场闹剧之后,又洗涤出最珍贵的坚持。
这群人最终从凶宅成功逃离,跑进一片森林。
不知道有多少胖友注意到,他们当时所在的位置,旁边有一道泥潭。
深陷泥潭,一语双关——
既是他们的处境,又指这部还未诞生就可能夭折的电影的处境。
就在此时,被嘲笑 " 烂片之王 " 的郑导,他愤怒又不服,甩出一句:
老子特么也是个有良心的艺术家啊!
泥潭里的这声呐喊,是这群人结局的一个注脚。
他们是虚荣的,但也是真诚的。
作为处女长片,导演在受限的环境下,能充分自我表达的同时,不失犀利和趣味。
可贵。
来自《报告老板》第一季最后的 flag,现在看来,实现了
不过仔细想想,某种程度上,刘循子墨作为导演的表达进化了。
在《报告老板》里,演员在插科打诨,搞扮丑的内里,是反讽的喜剧意味。
这些内核都被保留在《扬名立万》里。
摒弃的是那种适合网剧的浮夸,变得内敛。
换言之,更稳了。
它并不完美,但重要的是足够真诚和清醒。
刘循子墨还在做网剧那会儿,就被问过要不要拍真正的电影。
他自己就说,电影是个特别神圣的东西,如果这样一味降低门槛,对电影的发展不是个好兆头。
从《万万没想到》到《报告老板》,至今 8 年过去了。
在这期间,万合天宜不是没炒过冷饭、扑过街。
而《扬名立万》之所以能出乎意料地成为黑马,不就是因为它没有丢掉那份创作的真诚么?
这不也恰恰证明,刘循子墨当初这份清醒有多重要。
无论是戏里戏外,每个人都在认真拍电影。
这份破次元的殊途同归,其实早有伏笔——
戏内,就像电影里的那句台词:
" 不要将自己的喜好强加给观众,这是对观众的不尊重。"
戏外,子墨如是说:
这部电影还有一个名字——
就是,无愧于心。
本日打工人:王家卫生委员
还没看爽?来瞅瞅这几篇呗:
以后也要继续拍大片啊!
特别声明:本网登载内容出于更直观传递信息之目的。该内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该内容涉及任何第三方合法权利,请及时与lanniao@4K321.com联系或者请点击右侧投诉按钮,我们会及时反馈并处理完毕。
|
|